1000升精釀啤酒設備如何生產茶味精釀啤酒。茶味精釀啤酒現如今是一種非常流行的精釀啤酒類型,具有清新的口感和獨特的風味,今天濟南中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小編就為您具體介紹一下啤酒設備如何生產茶味精釀啤酒吧。
1000升精釀啤酒設備生產茶味精釀啤酒的工藝流程及關鍵控制點如下:
一、原料選擇與預處理
茶葉選擇
優先選用茶多酚、氨基酸含量高的綠茶(如龍井、碧螺春)或烏龍茶(如鐵觀音),避免使用發酵程度高的紅茶或普洱茶,以防茶味過重掩蓋啤酒風味。
茶葉需新鮮無霉變,使用前進行殺青處理(130-140℃、10-15分鐘),破壞酶活性,固定茶香,同時減少后續發酵中的苦澀味。
麥芽與輔料
主料選用淺色麥芽(如皮爾森麥芽),搭配10%-20%的小麥芽提升泡沫穩定性。
可添加少量焦香麥芽(3%-5%)增加風味層次,但需控制比例以防掩蓋茶香。
二、糖化與茶葉提取工藝
茶葉提取液制備
熱浸提:茶葉與水按1:20-30比例混合,90-95℃浸提30-35分鐘,提取茶多酚、氨基酸等風味物質。
冷卻與接種:浸提液冷卻至40-42℃,接種篩選的啤酒酵母菌種(如專門用于茶發酵的菌株),發酵5-7小時生成茶葉發酵漿液,增強茶香與啤酒的融合性。
混合糖化
麥芽粉碎后,與水按1:4-5比例混合,50-52℃投料,緩慢升溫至65-68℃保持30-50分鐘(蛋白質分解階段),再升溫至72-78℃保持10-15分鐘(糖化完成階段)。
在糖化末期(如72℃時),按體積比1:0.5-1加入茶葉發酵漿液,混合均勻后過濾,分離未溶解的麥芽粉和茶葉殘渣,得到清澈的混合麥汁。
三、煮沸與酒花添加
煮沸工藝
混合麥汁煮沸至95-98℃,維持沸騰狀態30-40分鐘,促進蛋白質凝固與多酚氧化,提升啤酒澄清度。
酒花分次添加:
初沸時加入苦型酒花(如卡斯卡特),添加量15-20克/1000升,提供基礎苦味。
煮沸結束前10分鐘加入香型酒花(如西楚),添加量10-15克/1000升,增香并平衡茶味。
若需強化茶香,可在關火前5分鐘加入少量茶葉(如50-100克)進行短時浸提。
四、發酵與后處理
主發酵
混合麥汁冷卻至16-18℃,接種啤酒酵母(如US-05),發酵溫度控制在18-20℃,發酵24小時后開始排冷凝物,每24小時排一次,共3次。
當糖度降至5°P時,進行第四次酒花添加(5-10克/1000升)并封罐,升溫至20℃進行還原反應,消除雙乙酰等不良風味。
后發酵與成熟
糖度降至4°P或保持不變時,逐步降溫至0℃,期間溫度降至4℃時排出酵母,保壓儲酒(0.10-0.12MPa),促進風味物質融合與澄清。
茶味精釀啤酒建議延長后發酵時間至2-4周,使茶香與酒體充分協調。
五、關鍵設備配置與操作要點
糖化系統
配備1000升糖化鍋與過濾槽,采用蒸汽加熱或電加熱,確保溫度控制精度±0.5℃。
過濾槽濾網孔徑需≤0.5mm,防止茶葉殘渣進入麥汁。
發酵罐
選用304不銹鋼發酵罐,容量1000-2000升,配備夾套溫控系統與壓力調節裝置,支持分階段控溫發酵。
發酵罐需具備CIP清洗功能,避免茶味殘留影響批次一致性。
自動化控制
采用PLC+SCADA系統,實時監控糖化溫度、發酵曲線、壓力等參數,確保工藝穩定性。
配置物聯網模塊,實現遠程故障預警與工藝優化。
六、風味優化建議
茶味強度控制
通過調整茶葉添加量(50-200克/1000升)與浸提時間(5-30分鐘),平衡茶香與酒體。
可嘗試冷萃技術(4℃低溫浸提12-24小時),減少苦澀味,突出茶香清新感。
風味融合技巧
在發酵后期(糖度降至8°P時)添加少量蜂蜜或果葡糖漿(1%-2%),柔和茶味苦澀感。
干投茶葉(Dry Hopping):在發酵結束后3-5天,向發酵罐中投入50-100克茶葉,浸泡24-48小時后過濾,增強茶香層次感。
重大機遇:預計今年內出臺精釀啤酒標準和相關法規,新政策將接軌歐美現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釀啤酒廠灌裝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場,精釀啤酒行業將會迎來健康發展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