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升精釀啤酒設備生產精釀啤酒后如何進行長期保存。對于啤酒生產廠家而言,能夠長期保存啤酒時非常重要的,今天濟南中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小編就為您具體介紹一下精釀啤酒釀制完成之后如何長期保存吧。
使用200升精釀啤酒設備生產后,長期保存需通過控制微生物、隔絕氧氣、穩定溫度、減少光照四大核心策略,結合設備特性與工藝調整實現。以下是具體方案:
一、發酵后處理:降低微生物風險
徹底終止發酵
發酵結束后,通過升溫至22-24℃并保持24小時,促使酵母完全沉降,減少殘余酵母活性。
使用冷媒將酒液快速降溫至0-2℃(冷貯),抑制殘留微生物繁殖,同時促進蛋白質沉淀,提升酒體清澈度。
過濾澄清(可選)
若需長期保存,采用硅藻土過濾或錯流膜過濾(孔徑0.45μm),去除酵母和懸浮顆粒,降低氧化風險。
注意:過濾會損失部分風味物質,需根據酒款風格權衡(如渾濁IPA建議不過濾)。
二、隔絕氧氣:防止風味劣化
設備密閉性檢查
確保發酵罐、清酒罐的密封墊片無老化,接口處使用食品級硅膠密封,避免空氣滲入。
灌裝前用CO?背壓(0.5-1bar)排空罐內空氣,形成正壓環境。
灌裝方式優化
瓶裝/罐裝:采用等壓灌裝技術,酒液在CO?壓力下注入容器,減少與空氣接觸。
桶裝(生啤):使用不銹鋼酒桶,灌裝后立即加壓(15-20psi CO?),并定期檢查氣密性。
抗氧化劑添加(謹慎使用)
對易氧化酒款(如淡色艾爾),可添加少量亞硫酸氫鹽(<50mg/L)或維生素C(20-50mg/L),但需在標簽上明確標注。
三、溫度控制:延緩化學變化
長期儲存溫度
理想范圍:0-4℃(冷藏庫或恒溫酒柜),可抑制微生物活動、減緩氧化反應和風味物質揮發。
避光保存:使用棕色玻璃瓶或遮光桶,防止紫外線分解酒花中的異α酸,避免“日光臭”。
避免溫度波動
儲存環境溫差不超過±2℃,防止酒液反復膨脹收縮導致密封失效或沉淀物懸浮。
四、設備清潔與維護:防止交叉污染
CIP清洗標準化
發酵罐、管道使用堿性清洗劑(如NaOH,濃度2-4%)循環清洗30分鐘,去除蛋白質和糖分殘留。
酸性清洗劑(如硝酸,濃度1-2%)中和堿性殘留,溶解無機鹽沉積。
最終用無菌水沖洗至pH中性,并用75%酒精噴灑內壁消毒。
管道死角處理
定期檢查閥門、三通等易藏污部位,使用軟毛刷手動清潔,避免微生物滋生。
長期停用時,將管道內充滿無菌水或食品級甘油,防止干燥后細菌附著。
五、分批次保存與風味監測
小批量分裝
將200升酒液分裝至多個50升不銹鋼桶或10升玻璃瓶,減少單次開罐后的暴露風險。
標注生產日期和批次號,按“先進先出”原則使用。
定期質量檢測
感官評估:每月開罐檢查風味(如氧化味、酸敗味)、澄清度和二氧化碳含量。
理化指標:檢測酒精度、pH值、雙乙酰含量,確保符合安全標準(如雙乙酰<0.15mg/L)。
六、特殊酒款保存建議
高酒精度酒款(如帝國世濤):可耐受12-18℃室溫保存,酒精本身起防腐作用,但需嚴格避光。
酸啤(如蘭比克):依賴野生酵母發酵,需在橡木桶中陳年(1-3年),保持桶內微氧環境(通過桶孔透氣)。
渾濁IPA:縮短保存周期(建議3個月內飲用),低溫儲存并避免過濾,以保留酒花新鮮度。
七、成本與效率平衡
小規模生產:優先選擇桶裝+冷柜保存,設備投資低且靈活。
商業化生產:可配置小型灌裝機(如手動等壓瓶裝機)和恒溫倉庫,延長保質期至6-12個月。
通過上述措施,200升設備生產的精釀啤酒可實現6個月至2年的穩定保存,同時保留核心風味特征。關鍵在于全程無菌操作、低溫隔氧環境,并根據酒款特性調整保存策略。
重大機遇:預計今年內出臺精釀啤酒標準和相關法規,新政策將接軌歐美現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釀啤酒廠灌裝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場,精釀啤酒行業將會迎來健康發展的機遇!